提醒您於夏日高溫時,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,以預防熱傷害。
【預防熱傷害】請「保持涼爽、補充水分、提高警覺」
1.穿著輕便、淺色及寬鬆透氣衣服。
2.安排補充水分,建議成人每天飲用8杯水白開水(約2,000CC),分次小口慢慢喝。若有醫囑限制喝水量,請詢問醫師酷熱天氣的喝水量。
3.避免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。
4.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炎熱時外出。
5.戶外活動,留意身體狀況,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。
6.外出可行走於陰涼處,並抹防曬霜、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。
7.可運用「樂活氣象APP」掌握預警資訊。請參考附件1-預防熱傷害撇步123。
【熱傷害警訊】
體溫升高、皮膚乾熱變紅、心跳加速,嚴重會有無法流汗、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,神智混亂、抽筋、昏迷等症狀,並慎防突發性心血管疾病。
【熱傷害處理5歩驟】
1.「蔭涼」:離開高溫環境。
2.「脫衣」:若衣物不夠透氣或緊繃,鬆脫衣物。
3.「散熱」:身體灑冷水及搧風等,可用冰袋(或毛巾包冰塊、冰涼飲料罐)置於頸、腋窩、鼠膝部等處加強散熱。
4.「喝水」:若意識清楚,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。
5.「送醫」:儘速送醫。另提醒「不用酒精、不用退燒藥」。詳見附件2-急救5步驟懶人包。
資料來源:
1.衛生福利部預防熱傷害衛教專區(有多元宣導素材)
2.國民健康署
學務處衛保組關心您